茶葉安全追溯系統 簡介
近來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,茶葉產品來源與安全如何管控,受消費者重視,
有必要建立茶葉足跡資訊,包括生產過程、加工、包裝及檢驗等資訊,
未來產品出問題時可追溯整個產品相關資訊,提供消費者更多之保障。
臺灣茶的品質與風味馳名世界,
但周邊產茶國家相繼投入製造臺式茶,成為臺灣的競爭對象。此外,
因低成本的進口茶除供作大宗茶飲的原物料,部份以散茶方式流入內需銷售市場,
對臺灣茶產業產生威脅性與市場秩序之混亂。
因此為提升臺灣茶業品牌形象,為建立茶葉產品安全管控系統,
我們建立了此茶葉產地及安全追溯資訊系統。透過平台可與產地標章稽核單位連線,
協助業者自主管控茶葉品質安全、避免行銷重複檢驗及混堆外來茶,
以確保茶葉安全及運銷效率和資訊透明化,提升臺灣茶之競爭優勢和永續發展。
茶農 |
導入批次、制度與數位化自主管理概念
提供開放多元之生產紀錄方式
透過平台可直接傳送資料至相關稽核單位
建立倉儲管理系統,並可長久保存生產銷售資訊
|
稽核單位 |
業務資訊、數位化
資料檢索容易
綜合業務處理節省時間、人力
|
茶廠暨茶企業 |
可繼承批次碼,即使併料加工亦可產生新批次碼
可確保原物料來源,確保風險管理
可追溯茶葉產地、產品安全性,提升品牌形象
|
消費者 |
資訊透明化,並可指定特定產地產期之茶產品
易追溯生產加工資訊,確保消費者權益
|
本系統以生產批號為主軸,但於本系統中生產批號以自主管理批號來表示,
故自主管理批號即為茶葉生產批號。
建立批號之後則必須填寫該批號的生產及加工資訊,以利於後續生產加工資訊的查詢,
本系統提供茶農簡易的批號庫存管理系統,以入庫及出貨(出庫)的概念來管理批號。
本系統功能說明如下:
- 建立生產批號(自主管理批號)
-
批號建立後填寫生產及加工紀錄:
完成後即表示該批號已入庫
-
在庫產品(批號)明細查詢:
茶農可查詢目前庫存的批號,並可將不同的批號做併堆處理或是出貨處理
-
出貨處理:
茶農填寫出貨日期、出貨數量、出貨產品及出貨對象等紀錄,並可列印批號標籤貼附於產品上,以讓消費者依據批號查詢生產加工資訊。
-
出貨產品查詢:
提供茶農對於出貨過的批號可作歷史資料查詢,進而可查詢出貨明細資料
-
茶葉生產加工資訊查詢
提供一般民眾購買茶葉時,依據包裝上的自主管理批號標籤上的批號或是QR code以電腦或手機上網查詢茶葉生產加工資訊。